|
造紙設備和現代造紙工業时间:2025-08-25 作者:淄博天陽造紙機械有限公司【原创】 阅读 造紙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,對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。從最初的手工造紙,到如今高度自動化的現代造紙工業,造紙設備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 造紙設備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進程。1798年,法國人N.L.羅伯爾首次提出造紙機的構思并獲得專利,但未能成功制造出機器。隨后,英國人S.&H.福德里尼爾兄弟購得專利權,交由B.唐金改進設計并試制,于1803年成功制作出第一臺能抄紙的長網造紙機,又稱福德里尼爾紙機。1809年,英國人J.迪金森發明了圓網成形器。此后,經過不斷改進和創新,如1820年T.B.克蘭普頓用火加熱鐵板圓筒烘紙,1872年杰克遜發明用虹吸管排除冷凝水的蒸汽加熱烘缸,1828年寒丁發明壓輥,1863年賀立歐克紙廠發明五輥超級壓光機等,造紙設備逐漸完善,現代造紙機的雛形基本形成。 現代造紙設備種類繁多,分類方式也各有不同。習慣上按紙頁成形器類型,可將紙機分成長網、圓網、夾網及長圓網混合等機型;依主要產品品種,可分成文化用紙紙機(包括新聞紙)、板紙機(包括包裝用紙)、衛生紙機、特殊紙紙機;按產紙厚薄,又可分為薄型紙機、紙板機和常規紙機。造紙機一般由流送、成形、壓榨、烘干、整飾、卷取及傳動等部件和輔助系統等配套設備組成。成形部通過流漿箱將成漿均勻噴送到成形網上,漿速與網速需匹配,不同類型的流漿箱適用于不同車速的紙機;壓榨部對濕紙頁加壓進一步脫水,通過不同形式的壓榨組和提高壓榨脫水效率的新技術,提高紙頁干度;干燥部由若干組烘缸構成,通過調整各組烘缸線速度補償紙頁干燥收縮;表面整飾部采用多工序處理,如機械壓光、超級壓光、表面施膠、涂布等,以取得良好的表面質量;傳動系統將紙機各部位聯接同步運轉;白水系統回收、處理和回用紙機成形部脫水;輔助系統則包括電氣、真空、潤滑、車間給排汽、損紙處理、壓縮空氣、供汽供水排水等系統。 造紙設備是現代造紙工業的核心基礎,對造紙工業的發展起著關鍵推動作用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,現代造紙工業對造紙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一方面,要求設備向大型化、高速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方向發展,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例如,現代大型造紙機的抄寬可達11m,工作車速達1000m/min以上,日產紙量達數百噸,整臺機械的重量達千噸以上,長達百余米,且配備了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,如QCS、DCS、MCC、PLC等,實現了生產過程的精準控制和自動化操作。另一方面,綠色環保成為現代造紙工業發展的重要趨勢,這就要求造紙設備在資源消耗、污染物排放等方面不斷改進,研發高性價比、節能減排、綠色低碳的裝備。如一些企業研發的新型鼓式碎漿機,噸漿電能消耗大幅降低;還有企業開發的二氧化氯制備系統,實現了紙漿漂白過程的清潔生產,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。 在全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現在,造紙設備的技術創新能力決定了造紙工業的國際競爭力。我國造紙裝備產業經過多年發展,具備了一定優勢,如教科研產業體系完善,能為造紙行業提供完整的中等及以下規模的所有設備,覆蓋60%-70%的造紙產能,技術性能屬于中上水平,且配套行業較完整。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,如企業規模小、分散,自主創新能力不強,高端裝備和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高,中低端產品供給過剩,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等。為了推動現代造紙工業的持續發展,我國造紙裝備產業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,提高自主創新能力,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加強產業整合,提高產業集中度,以更好地滿足現代造紙工業發展的需求,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。 上一篇技術迭代下特種紙機的創新方向下一篇斜網紙機技術介紹 |